• 您好!歡迎訪問廣東華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服務熱線:0769-82652668   
    熱門關鍵詞:環境檢測、環境監測、第三方檢測機構、室內空氣檢測、甲醛檢測、水質檢測、玩具檢測、皮革檢測、紡織品檢測、REACH檢測、ROHS檢測
    新聞科普News Science
    聯系我們contact us
    廣東華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地址: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鎮東興西路西二巷13號
    電話:0769-82652668
    傳真:0769-82652688
    郵件:huake@gd-sct.com
    公司官網:www.hfs8888.com
    標準法規Regulation
    4標準法規
    您的位置: 首頁 ->  標準法規 -> HJ 1157-2021 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

    HJ 1157-2021 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的原則和技術要求,包括測量目的和要求、測量實施、測量記錄和報告、質量保證等方面的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環境質量監測、輻射源外圍環境監測以及應急監測中環境輻射空氣吸收劑量率的測量,其他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可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條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標準。凡是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標準。

          HJ 61 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HJ 1009 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運行技術規范

          HJ 1128 核動力廠核事故環境應急監測技術規范

          JJG 393 便攜式 X、γ輻射周圍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輻射源 radiation source

          可以通過諸如發射電離輻射或釋放放射性物質而引起輻射照射的一切物質和實體。例如,釋放氡的物質是存在于環境中的輻射源,輻照消毒裝置是食品輻照保鮮實踐中的輻射源,X 射線機是放射診斷與治療中的輻射源,核電廠是核動力發電實踐中的輻射源等。

    3.2

          環境輻射劑量率 environmental gamma radiation dose rate

          測量點位周圍物質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或射線裝置發出的 X/γ 射線在測量點位空氣中產生的吸收劑量率。

          環境輻射劑量率可通過連續和即時等方式開展測量,無特殊說明時,本標準指的是即時測量。

    3.3

          關鍵人群組 critical group

          對于某一給定的輻射源和給定的照射途徑,受照相當均勻、并能代表因該給定輻射源和該給定照射途徑所受有效劑量或當量劑量最高的個人的一組公眾成員。

    3.4

          相對固有誤差 relative intrinsic error

          在確定參考條件下,儀器對某一被測量在指定參考輻射下的指示值的相對誤差。

    4 測量目的和要求

    4.1 測量目的

          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是輻射環境監測工作的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

          a)為估算輻射源在環境中產生的g 輻射對關鍵人群組或公眾成員所致外照射劑量提供資料。

          b)為驗證輻射源的輻射或流出物釋放是否符合法規、標準和管理限值的要求提供資料。

          c)監視輻射源的狀況,為異?;蛞馔馇闆r提供警告。

          d)獲得環境輻射天然本底水平和人為活動所引起環境輻射水平變化的資料。

          ?e)為核與輻射應急響應決策提供輻射水平信息。

    4.2 測量要求

    4.2.1 輻射環境質量監測一般是指調查全國或一定區域內的天然或人工g 輻射水平與變化趨勢。

    4.2.2 全國性或一定區域內的環境輻射水平調查,通常以適當距離的網格均勻布點,網格大小一般可選 25 km×25 km、10 km×10 km、5 km×5 km 或更小區域,位于同一網格點的建筑物、道路和原野點位,環境輻射劑量率的測量可一并進行。

          a)原野測量點位選擇

          1)城市中的草坪,公園中的草地以及某些島嶼、山脈、原始森林等不易受人為活動影響的地方, 可適當選設點位,定期測量。

          2)點位應遠離高大的樹木或建筑,距附近高大建筑物的距離需大于 30 m。

          3)點位地勢應平坦、開闊,無積水、有裸露土壤或有植被覆蓋,避免選擇環境中表層土壤改變的位置(如污垢、礫石、混凝土和瀝青等)。

          b)開展道路測量時,點位應設置在道路中心線。

          c)開展室內測量時,點位應設置在人員停留時間最長的位置或者室內中心位置。

          d)其他

          1)測量結果與地面(包括周圍建筑)、地下水位、土壤成分及含水量、降雨、冰雪覆蓋、潮汐、放射性物質地面沉降、射氣的析出和擴散條件等環境因素有關,測量時應注意其影響;避免周圍其他一些天然或人為因素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湖海邊,磚瓦、礦石和煤渣等堆置場附近等,對于特殊關注測量點,可不受這些限制。

          2)測量時間的選擇應當具有代表性,野外測量時,雨天、雪天、雨后和雪后 6 h 內一般不開展測量。

    4.2.3進行連續測量的輻射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點位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a)點位位置應當具有代表性,兼顧區域面積和人口因素布設,充分考慮區域代表性和居民劑量代表性。

          b)應充分結合所在區域建設規劃,位置一經確定,一般不得變更,保證測量數據的連續性和可比性。

          c)應綜合考慮點位供電、防雷、防水淹、通信、交通、安全等保障條件。電力供應原則上采用市電,電壓穩定性好于±10%;具備通信部門穩定的有線數據通信鏈路和無線通信信號;宜利用柵欄等手段建立相對獨立的站點空間。

    4.2.4 進行連續測量時,應同步獲得當地相關氣象參數,如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降雨(雪)量等。

    4.2.5 核設施周圍環境測量點位應以核設施為中心,按不同距離和方位分成若干扇形,按近密遠疏的原則布設,在關鍵人群組所在地區、距核設施最近的廠區邊界上、主導風向的廠區邊界上、人群經常停留的地方以及廠外最大落地濃度處加密布點。核動力廠、乏燃料后處理設施等大型核設施外圍連續測量點位一般以核設施為中心,在煙羽計劃區內涵蓋 16 個方位角布設(沿海核動力廠靠海一側根據需要布設),應考慮測量煙羽和地表沉積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產生的環境輻射劑量率。應選擇一些不易受核設施影響的測量點位作為對照點。

    4.2.6 對間歇運行的核技術利用設施,應在設施正常運行工況下開展測量。測量點位應當具有代表性, 可通過巡測確定環境輻射劑量率水平相對較高的位置;布點應考慮輻射源釋放、轉移途徑等因素;應重點關注人員長時間駐留以及防護薄弱位置。設施所在建筑為單層建筑時,布點應考慮天空散射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4.2.7 堆浸型鈾礦冶設施測量,通常在礦區 5 km 范圍內以適當間距的網格布點,網格密度以不漏掉源項為原則,可以通過巡測的方式,在輻射水平高的區域加密測點,通常應包括尾礦(渣)庫、廢石場、排風井下風向設施邊界處、設施周圍最近的居民點以及易灑落礦物的公路等;地浸鈾礦冶設施測量,通常在廠界四周及最近的居民點布點。

    4.2.8 伴生放射性礦采選、冶煉設施測量,通常在礦區周圍 35 km 范圍內布點。

    4.2.9 應急測量

    4.2.9.1 事故情況下,應按所制定的應急預案快速作出反應。核動力廠核事故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 參照HJ 1128 執行。

    4.2.9.2 采用現有的多種測量方法和手段,選擇測量范圍和能量響應合適的儀器,快速測定事故影響范圍及環境g 輻射劑量率水平。

    5 測量實施

    5.1 測量方案的制定

    5.1.1 測量方案一般應包括測量的目的、規模和范圍,測量的輻射源類型,周圍環境概況,測量頻次, 點位布設原則和要求,使用的儀器和方法,測量程序,數據處理方法及統計學檢驗程序,工作記錄和結果評價,質量保證等。測量點位應依據測量目的布設,并結合源和照射途徑以及人群分布和人為活動情況仔細選擇。

    5.1.2 除乏燃料后處理設施外的核燃料循環設施,以及伴生放射性礦開發利用設施等,環境 g 輻射劑量率測量方案可適當簡化。某些實踐中使用的含放射源儀器等潛在危害比較小的輻射源,在合適的屏蔽與嚴格保管控制下,不需制定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方案。

    5.2 儀器指標通用要求

          用于環境輻射劑量率測量的儀器應具備以下主要性能:

          a)量程:量程下限應不高于 1×10?8 Gy/h;量程上限按照輻射源的類型和活度進行選擇,應急測量情況下,應確保量程上限符合要求,一般不低于1×10?2 Gy/h。

          b)相對固有誤差:<±15%。

          c)能量響應:50 keV3 MeV,相對響應之差<±30%(相對 137Cs 參考輻射源)。

          d)角響應:0180°角響應平均值( R )與刻度方向上的響應值(R)的比值應大于等于 0.8(對137Cs輻射源)。

          e)使用溫度:?1040 ℃(即時測量),?2550 ℃(連續測量)。

          f)使用相對濕度:<95%35 ℃)。

     

    更多標準內容點擊以下鏈接獲取標準全文:

    下載地址:HJ 1157-2021 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

    廣東華科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8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東莞網站建設 [Bmap] [Gmap] [后臺管理] 訪問量:【百度統計
    業務顧問
    售后顧問
    華科APP

    掃一掃手機APP

    華科小程序

    掃一掃微信小程序

    返回頂部
    大又大又粗又硬又爽少妇毛片,亚洲成av人最新无码不卡短片,日韩at免费无码毛片视频,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